中医药文化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使用中医治病强身,需对症下药恰如其分

2022-12-23 15:02 来源: 发布人:qihuangAamin 浏览:

  中医药学术体系博大精深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从古至今对人类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始终把中医药发展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。2017年《中医药法》的施行,是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。2021年《十四五规划纲要》提出:“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不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”。2022年《二十大报告》中提出: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”。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但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。

  一、望闻问切断代

  民间流传,中医就是“三个指头一杆笔”,这种“简便验廉”的发展模式,在人类发展史上取得了丰功伟绩。

  “望闻问切”是中医辨证的精髓,《难经》记载:“望而知之谓之神、闻而知之谓之圣、问而知之谓之工、切而知之谓之工巧。”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最高境界。

  但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模式的不断发展进步,先进的检查设备,如“CT、MRI、B超”等逐渐称为大多数人的选择,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医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上遇到了挑战。在国家“中西医协同”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导下,作为中医人更要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,在吸收现代医学诊疗模式的时候,不能遗忘中医的精髓,这也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原动力。

  二、有病治病乱用药

  “中药无毒”几乎是老百姓的共识,这样的“谬误”已经深入人心,所以生病时会自行到药店购买药品治疗。殊不知,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治疗原则是“热者寒之、寒者热之、虚则补之、实则泻之”,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“杀人于无形”,导致机体阴阳失调,诱发各种顽固性疾病。2019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站公布的《药品不良反应/事件报告》监测数据显示:涉及怀疑药品163.5万例次,中药占12.7%,其中活血化瘀药占28.4%,是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。加强中医药的科普知识宣传,是纠正误区的有效方法。

  三、无病强身滥用药

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,在疾病预防、治疗和康复中有独特优势,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有效手段。强身保健首选应该是适量运动和规律饮食,而“药食同源”是中医药的独特文化传承特色,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。但是“川乌草乌中毒、板蓝根能解毒、六味地黄丸壮阳、大黄番泻叶能减肥”等不良生活事件屡见不鲜,从而导致不可逆的身体损伤的情况也屡见不鲜。

  俗话说:“是药都有三分毒”,选择合理的药物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关键。民间有一句谚语:“人参杀人无过,大黄救人无功”就是最真实的写照。

  今年是国家“十四五规划”的开局之年,中医药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,我们要始终坚持中西医协同的基本方针,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。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,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,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与创新发展,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腾飞,是我们中医人的共同责任和义务。

中医人的“打油诗”

中医中药是国粹,辨证治疗讲整体

四诊合参是精髓,流芳百世要传承

治病强身需对症,药食同源讲科学

对症下药要精准,滥用乱用不可取

中医文化需创新,中西协同保安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