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文化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冬季养生,防病保健康~

2022-12-23 15:18 来源: 发布人:qihuangAamin 浏览:

  随着气候越来越寒冷,冬季养生显得尤为重要,尤其到了冬令时节,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自己的身体。

  养生宜注重潜阳、藏精

  冬季是我们身体匿藏精气的时节,我们一定要注重冬季的养生,而养生主要通过饮食、睡眠、运动等手段,达到保养精气、强身健体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

  进入了冬令时节,养生宜注重潜阳、藏精,这可以为第二年春天的机体的生机勃发做准备。平时我们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睡眠,要做到早睡晚起。至于防寒保暖也必须做到恰如其分,衣着过少过薄,室温过低,不仅容易损耗阳气,而且容易感冒。加强运动,运动时可选择太极拳、散步等相对缓和的运动,但要注意,运动不宜太过,以微微汗出为佳。

  冬季饮食,我们要遵循“秋冬养阴”“无扰乎阳”的原则,不宜生冷,也不宜燥热,可以食用滋阴潜阳,热量较高的食物。冬季可多食温补性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腰果、山药、栗子、核桃等。少吃或不吃酸冷,寒凉的食物。另外,要多吃黑色食品,如黑木耳、黑芝麻、黑豆等,这些食物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能润肺生津。但是,在寒冷的日子里,人们虽然适宜吃热性食品,但过于麻辣的食品最好不要吃,这会更助长体内的“内火”。

  冬季天气多雾阴晦,人的情绪在这种天气影响下有时会出现忧郁、悲伤等不良情绪。这些不良情志长时间积累,郁积在心,不能充分疏泄就会危害健康,甚至引发疾病。因此,冬季要特别注意调养情志,保持乐观的情绪,同时也要注意节喜制怒,保持心情舒畅,尽量多参加娱乐活动,保持心情的愉悦,提高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。

  冬令时节要防病

  冬令时节,我们要注意预防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、心脑血管、胃肠病等疾病。预防感冒应注意以下几点:

  首先要多饮暖水,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,既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水,还可以防止干燥症状的出现,最主要的是,在天气寒冷的冬季,可以防止内热的产生。其次要合理饮食,不要过量吃油腻食物,这样往往会产生机体内热,容易出现痤疮、烦躁和便秘等症状,从而营造了流感容易产生的内环境;而辛辣食物又可加重内热,稍不注意外感风寒即可患上流感。最后要做到精神放松,不要过度劳累,而精神紧张、超负荷的工作容易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,而充足的睡眠,良好的心情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

  不仅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,从而保证大脑、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,还可以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。同时,运动还能减轻人们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状态。但是在进行体育锻炼时,要避免在大风、大寒、大雪,尤其是雾霾天气时锻炼,同时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。

  随着冷空气的逐渐到来,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消化系统疾病,冬季气候寒冷,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后,胃酸的分泌会大量增加,比较容易导致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;另外,气温较低,人体食欲较夏天旺盛,食量的增加、容易导致胃肠负担加重,这易引起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等胃肠疾患的产生。尤其对于正常人而言,平时应该做到:少吃油腻刺激性食物,戒烟、戒酒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、 避免暴饮暴食及睡前进食过量;多吃易消化的食物,减轻胃肠负担;加强体育锻炼,保持愉快的心情,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关键。

  天气寒冷,一定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病,尤其对于老年人,冬季气温逐渐降低,人体新陈代谢较为缓慢,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,身体受冷空气刺激,血管骤然收缩,易导致血管阻塞,血流供应中断,血液流通受阻,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。首先要注意保暖,多加衣服;其次,患者要保持心态平稳,切忌情绪激动,这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大忌,冠心病、高血脂患者一定要放宽胸怀,切忌让情绪起伏太大;同时还要适当的运动,运动量的减少也会引起其他问题,比如会造成血流缓慢、血脂升高,因此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。